導讀 化“包袱”為“財富”,老工業基地焦作市探索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升級新路徑,重點推動化工、汽車零部件等傳統產業向新能源材料產業躍遷。新能源牽引新材料,新材料支撐新能源。焦作市新能源電池產業覆蓋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添加劑四大板塊,基本形成完整的新能源電池關鍵材料生態體系,新質生產力潛滋暗長。本期推出河南日報社黨委委員、副總編輯張學文領銜的采訪組深入焦作市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學文 樊霞 胡延征 王屹立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姚廣強 在推進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傳統產業是“包袱”還是“財富”? 從實際出發,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這是焦作近年來發展新興產業和改造傳統產業遵循的辯證法。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這對老工業基地焦作市來說至關重要;“包袱”為“財富”,焦作市探索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升級新路徑,重點推動化工、汽車零部件等傳統產業向新能源材料產業躍遷: 獲批建設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成功下線;鋰離子電池新材料產業集群入選我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鋰電池、鈉電池、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多項產品產銷量和技術水平世界領先…… 新能源牽引新材料,新材料支撐新能源。近日,本報調研組走進焦作,解讀新質生產力培育“答卷”的成色。 擁抱新能源材料 構建產業新版圖 新能源產業風起云涌,給我省產業布局帶來深刻影響,也在重塑焦作市的新能源材料產業面貌、競爭格局。 6月22日,位于孟州市的中原內配氫能產業園內,生產線旁不見工人,只有機器人在靈活操作。 “這條生產線的產品,就是新開發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去年11月已向宇通集團交付了首批50臺。”中原內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鄒悟會說。 中原內配車間工作人員操作、討論場景。趙家奇 郭徽 攝 在全球燃油發動機氣缸套領域“執牛耳”的中原內配集團,與上海重塑集團強強合作,主攻商用車大馬力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目前已擁有1條裝配線、2套性能測試臺架?偼顿Y40億元的氫能產業園全部建成后,將形成年產15萬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關鍵配件30萬臺空壓機、50萬套空氣軸承、2000萬組雙極板的生產能力。 像中原內配一樣,走出發展“舒適區”,勇闖新能源材料新天地,是焦作市多個傳統產業龍頭企業不約而同的選擇。 電解鋁專用助劑占據全球市場半壁江山的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改名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后,在鋰電池、鈉電池關鍵材料及電池整機生產上深耕細作。鋰電池電解液關鍵材料六氟磷酸鋰產銷量多年領跑世界,公司正牽頭制定國際標準;在鈉電池領域,關鍵材料六氟磷酸鈉及電池整機實現量產,已搶占市場先機。 龍佰集團在新能源材料磷酸鐵、磷酸鐵鋰、石墨負極等領域密集布局,磷酸鐵產能迅速躋身全國前五之列。該集團還聯合鈦產業龍頭企業,投資百億元建設中福鈦鋯產業園項目,主攻高端新材料研發制造。 焦作市和興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坐上導電炭黑產銷量世界第一的寶座,打破了鋰電池導電劑被國外企業長期壟斷的局面……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焦作市新能源材料產業企業數量已達到52家,新能源電池材料發展到30多種,覆蓋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添加劑四大板塊,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電池關鍵材料生態體系。 助力我省打造萬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實現從新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強省的跨越,焦作市新能源材料產業大有可為。 夯實傳統“基本盤” 推動“老樹發新枝” 新能源材料產業,為何被焦作市確定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和首位產業?現實邏輯在哪里? 作為“百年煤城”,焦作市曾經多年享受豐富資源帶來的發展“紅利”,同時也背上了傳統產業基礎過大的沉重“包袱”。隨著資源的枯竭,原有發展路徑和模式逐步“落伍”,產業結構不優、發展路徑不新、新賽道不多等問題愈發突出,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如何擺脫資源枯竭型城市魔咒,跳出發展“陷阱”?焦作市審時度勢,確定了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優勢再造、換道領跑”。 焦作經濟技術開發區一角。劉金元 攝 以新能源材料產業為突破口,引領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新能源牽引新材料、新材料支撐新能源,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全力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中部新能源材料基地。 焦作市為此確定了構建鋰電池、鈉電池、氫燃料電池三大主流電池和釩液流電池、光伏電池、鎳鋅電池等新興電池協調發展的“3+N體系”的主攻方向,著力打造“一核一廊七園”(核心區、沿山產業走廊、七大專業園區)。同時,把項目帶動放在突出位置,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提質增效。 “發展新材料產業,焦作有基礎、有潛力,要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我們正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補鏈強鏈,培育壯大新能源材料產業,扎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打造材料、輔材、耗材、電池、設備全產業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焦作市委有關負責人說。 在做好頂層設計、高位推進的同時,通過要素合成,為新能源材料產業注入新動能。 利用事業單位改革良機,優化重組機構職能,組建創新體系“超強內核”——焦作市產業技術科學院。與中南大學簽署技術成果轉化協議,在河南理工大學設立新材料學院,推動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省鈦基新材料產業研究院、省氟基新材料產業研究院,支持省科學院沁陽科創園等做優省級中試基地,為新能源材料產業發展提供科創支持。 開展“千博萬碩聚懷川”引才行動,深挖科創人才“蓄水池”。組建總規模50億元的河南中新產業投資基金,加大對新能源材料產業項目的投資力度。支持企業建設焦作新材料職業學院,創新教學模式,突出實操實訓,夯實新能源材料產業人才基礎。 傳統產業是實體經濟的“基本盤”,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戰場”。錨定方向,日夜兼程,時間正在懷川大地孕育最美的果實。 科技創新蓄底氣 產業“鏈”出新空間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2023年,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居全省第4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支出同比增長53.2%,增速居全省第1位……焦作市堅定擁抱新能源材料產業的科創底氣,正不斷蓄積。 走進位于省科學院沁陽科創園的省環保與精細化工新材料中試基地,高高堆放的白管格外引人注目。“這些廢棄的反滲透膜管,到這里就成了寶貝。”河南一膜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苗偉說,借助填補國內空白的固廢資源化技術,廢棄反滲透膜管搖身變成“新”材料,被廣泛應用于飲水、食品、醫藥、海水淡化等領域。 促創新,育人才,焦作以政府“有形之手”,科學規劃引導、聚力政策支持,推動市場“無形之手”集聚創新要素向企業流動,激發企業科創澎湃動能。 實施科創型種子企業培育行動,高質量推進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常態化開展院(校)地科技合作,聯合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開展技術攻關,深化與河南理工大學融合協同發展,組織實施重大科技創新項目。 頭雁企業領飛,吹響進軍科技高峰的號角。多氟多牽頭組建的省氟基新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專利墻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的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專利十分醒目。走好“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之路,多氟多進一步形成新能源材料全球競爭優勢。 龍佰集團新能源材料磷酸鐵鋰智能化生產車間。 劉金元 攝 龍佰集團研發的硫鐵鈦聯產技術、鈦鋰產業耦合關鍵技術等,打通新能源材料和鈦白粉兩大主導產業,基本實現了對原料的“吃干榨凈”。新開源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開發的高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系列產品,主要用作碳納米管的分散劑及磷酸鐵鋰保護劑等,在新能源電池行業的需求量飛速增長。 ……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焦作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2020年的負增長躍升為2023年前三季度的全省第4位,新能源材料產業的拉動作用功不可沒。 “新能源材料產業呈現出‘基礎持續穩固、規?焖贁U張、體系加快構建’的良好態勢,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創新活力,成為支撐焦作工業經濟健康發展的‘新引擎’。”焦作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付希強說。 轉與變,是新動能培育的主旋律。從資源枯竭型城市到科技創新之城,從“百年煤城”到新能源材料新興基地,焦作市傳統產業正“老樹發新枝”,生動詮釋著“傳統亦青春”。 主政者說 堅持創新引領 培育壯大新動能新優勢 □焦作市委書記 李亦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近年來,焦作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始終把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和核心位置,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圍繞“3+13+N”重點產業鏈群建設,大力實施“345”創新行動,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2023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支出持續增長,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4%、9.2%,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居全省第4位。今年前5個月,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8.2%,引領帶動作用不斷增強。 強化主體培育。健全“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培育機制,出臺支持科創型種子企業發展壯大十條措施,構建起以創新龍頭企業為引領、高新技術企業為支撐、科創型種子企業為紐帶、科技型中小企業為基礎的創新型企業集群。全市現有科技型企業1341家,其中省創新龍頭企業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74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80家、科創型種子企業104家,數量均居全省前列。2023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四有”研發覆蓋率達76.9%。 建強創新平臺。積極融入省實驗室體系,圍繞新能源材料等主導產業,支持3家企業參與共建2所省重點實驗室,引導龍頭企業與清華大學共建氟基新材料研究中心。深度融入“兩城一谷”,積極推廣省科學院沁陽科創園模式,設立省醫學科學院焦作基地,共建神農種業實驗室中試和成果轉化基地、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試驗站。目前,全市省級以上創新平臺載體475家,其中省重點實驗室9家、省中試基地4家、省產業研究院2家、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30家。 促進成果轉化。常態化開展院(校)地科技合作,實施“市校深度融合發展·千名專家進千企行動”,與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64個,與河南理工大學合作項目累計達到315個,一批科技成果正在落地。用好市科技大市場等交易平臺,定期開展科技成果發布活動,2023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53.85億元,居全省第5位。焦作高新區成功獲批省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加快人才引育。堅持引育并重、以用為本,深入實施“焦作英才計劃”,依托重點企業、高校引育“中原英才”等高層次創新人才,中原學者工作站已達6家,省級以上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5人、居全省第4位。先后五批次評選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團隊)121個,其中前四批95個人才(團隊)項目已納稅18.25億元、獲得發明專利256個。 下一步,焦作市將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持續實施“345”創新行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先行區,為譜寫新時代新征程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作出焦作貢獻。 記者手記 傳統產業沃土“長出”新質生產力 傳統產業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基礎,不少傳統產業經過轉型升級也可以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在老工業基地焦作,記者就看到了一種傳統產業向新能源材料產業躍遷的態勢,看到了一種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升級的路徑,看到了一種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模式。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而是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讓產業“質態”變新 ,實現“老樹發新枝”。 化工產業是焦作的傳統優勢產業,產業規模較大,產品種類豐富。多氟多從電解鋁助劑起步,開發了鋰電池、鈉電池關鍵材料及電池整機,成長為多個領域的“隱形冠軍”;龍佰集團延伸“鈦、鋯、鋰”三條產業鏈,鋰電池材料的原料優勢明顯;新開源由傳統化工向新能源材料蝶變,成為國內主流新能源電池產業鏈廠家的供應商……焦作市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推動傳統化工、汽車零部件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產業延鏈升鏈,多家龍頭企業競相開辟新賽道,向新能源材料產業進軍,將“包袱”變為“財富”。 轉型升級的路徑,就是創新。 在燃油發動機氣缸套領域連續10年排名世界第一,中原內配對未來發展卻十分清醒:“雙碳”目標倒逼,新能源汽車產業浪潮席卷全球,必須找到第二增長點。 怎么辦?強強聯手,搶占先機。中原內配找準合作伙伴,聯合研發氫燃料電池發動機,去年已成功交付宇通集團50臺。 正是因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焦作傳統產業正在煥發新生,新興產業正在加速成勢。“舊”中育“新”,立“新”換“舊”,焦作新質生產力潛滋暗長。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深刻理解產業發展規律。只有堅持從實際出發,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所為有所不為,一邊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一邊加快布局新興產業,才能搶占發展先機,開創發展新局。 實現中部地區崛起乃至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河南在國家建設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上作出更多貢獻。在我省打造萬億級新材料產業集群的偉業中,焦作大有可為,也將大有作為。 焦作·新質生產力先鋒圖譜 產業家底 焦作市新能源材料產業企業數量已達到52家,新能源電池材料發展到30多種,覆蓋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添加劑四大板塊,基本形成完整的新能源電池關鍵材料生態體系。 創新天團 多氟多的鋰電池電解液關鍵材料六氟磷酸鋰產銷量多年領跑世界,正牽頭制定國際標準;和興化工的導電炭黑產銷量全球第一,打破鋰電池導電劑被國外企業長期壟斷的局面;中原內配的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成功下線。 ( 編輯:tln ) |
總編輯走基層·新質生產力19城調研行⑮ | 焦作:產業“老樹”長出“新”材料
來源: 發布日期:2024-07-10 打印